(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市14日電)基隆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溫中瑜表示,浴室是住家最常發生跌倒的地方,長者常會在半夜起身如廁不慎跌倒,造成骨折,建議盡量有人陪伴,防止意外發生。
溫中瑜指出,老年人因為動作較不靈敏,加上多有潛在骨質疏鬆,時常跌倒後導致椎體,例如胸椎、腰椎、薦椎骨折,若是壓迫性骨折,需長期服藥治療,或復健減少疼痛,但如果是爆裂性腰椎骨折,則須藉由手術改善受到壓迫的神經。
他表示,爆裂性骨折的嚴重度介於一般骨折與粉碎性骨折間,而脊椎的爆裂性骨折,顯示脊椎已斷裂、變形,難以發揮正常的支撐力量。
過去,病人若不願意開刀,必須臥床3個月,或穿上固定用背架,讓骨頭自行癒合,避免骨折處隨著行走移動,引起神經壓迫,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患者下半身癱瘓。
溫中瑜說,在門診求診案例中,不少長者因為跌倒導致骨折就醫,其中1名65歲的女性,在家中浴室滑倒,跌坐在浴室地上,一開始雖能自行起身,但隔幾天後,因下背痛加劇,雙下肢逐漸麻痛無力,造成行走困難,只好到醫院求診。
經過電腦斷層及核磁造影檢查後,診斷出第4腰椎有爆裂性骨折,經施行椎板切除術,減少患者神經壓迫,並以腰椎融合術,增加椎體骨折處的穩定度,這名長者經住院7天治療後,順利出院。
溫中瑜表示,老年人常會在半夜起身如廁,容易造成姿態性低血壓,且排尿時血壓突然衝不上腦,導致暈眩跌倒,建議浴室可鋪上防滑墊,或是配置攙扶欄杆,但最重要還是能有人陪伴,以免發生意外。
至於老年人滑倒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置?溫中瑜建議,如果患者呈現昏迷狀態,要注意呼吸道是否暢通,避免缺氧,接著趕快就醫;但若是壓迫到腰椎或胸椎,患者出現兩腳無力現象,應避免過度移動,等待救護人員抵達後,替患者固定後送醫。1050214